通过传感器技术,对引起用电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和统计分析,防止安全隐患事故发生,无线传输数据到平台,支持手机APP、PC在线查看项目用电监测数据、超标预警记录,满足监管要求。
在建筑施工领域,用电安全和水资源管理直接关系到工程进度、成本控制及人员安全。传统的工地水电管理依赖人工巡检,存在响应滞后、数据不透明等问题。而现代化的工地安全用电用水监测控制系统,通过物联网(IoT)技术、智能传感器和云平台数据分析,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的升级。
一、用电安全与成本监测:从隐患预警到智能决策
1.多维度安全监测,杜绝电气火灾
工地用电隐患主要源于线缆温度过高、电流过载、漏电(剩余电流)和故障电弧。系统通过部署以下传感器实时监控:
温度传感器:监测配电箱、电缆接头温度,超过阈值触发报警。
电流互感器:检测三相电流平衡,避免过载导致设备损坏。
剩余电流探测器:识别漏电风险,防止触电事故。
故障电弧探测器:通过AI算法分析电流波形,区分正常操作电弧与危险故障电弧。
当系统检测到异常时,会启动多级报警机制:
本地声光报警(现场提醒);
APP/短信推送(通知责任人);
自动断电(严重故障时强制保护)。
2.远程抄表与能耗分析,优化用电成本
传统人工抄表效率低且易出错,而系统通过智能电表实现:
实时数据采集:电流、电压、功率因数等参数云端存储。
用电趋势分析:识别高耗能设备,提供节能建议。
二、智能化用水管理:防漏损与高效调度
工地用水管理同样面临管道泄漏、水资源浪费等问题。系统通过流量计、压力传感器实现:
爆管预警:压力骤降时自动关闭阀门,减少水资源损失。
用水量统计:对比不同施工阶段的用水数据,优化调度。
工地安全用电用水监测控制系统是智慧工地建设的核心环节,通过实时监测、智能预警和远程管控,大幅提升施工安全性与管理效率。